大家好,好久不見,我是Kirin。
大家喜歡吃壽司嗎?
在日本的壽司中,有一種特別的型態,叫做惠方捲。
惠方捲的外觀,其實與一般的海苔壽司捲外觀無異,「嗯? 那跟一般的壽司捲有什麼區別?」肯定會有這種疑問吧!
(就像油飯、粽子、米糕、竹筒飯其實除了形狀不同,本質上是一樣的。)
惠方捲與一般的壽司捲最大差別為二,一是長度,二是內部包住的食材數量。
惠方捲的由來與食用方式
每年的二月三日,為日本的節慶 『節分(せつぶん)』 。
節分就是在動畫、日劇裡常見到的,一人扮鬼(通常為求方便僅帶著鬼面具,並不需要大費周章的COSPLAY),其餘的人拿著裝滿大豆的木盒子,一邊對著扮鬼的扔大豆,一邊喊著 『福往內,鬼往外(福は内、鬼は外)』 ,而鬼要一邊被大豆扔,一邊往家門外走。
在日本的傳統故事中,鬼害怕大豆,而扮演鬼的人,象徵著這個家的霉運,因此用鬼所害怕的大豆將鬼趕走,象徵著將厄運趕走。
接下來,為了祈求今年更多的好運,這時就輪到惠方捲了!
惠方捲就像是我們在過年時的長年菜一樣,需要在不咬斷的情況下吃完,代表著不將好運切斷,完完整整的吸收。
惠方捲內部的通常為七種食材,代表著日本的七福神。
在食用時,依據日本陰陽道,計算出當年最吉祥的方位,接著就是拿起你的惠方捲,朝著當年的吉祥方位食用。
(有專用的APP、網頁可以確認當年的吉祥方位)
惠方捲的製作
惠方捲通常長度為二十至三十公分,直徑為五至六公分。
內部的食材通常為七種類,由海鮮、蔬菜、醬菜組合而成。
根據時代的演化,惠方捲也發展出了更多的型態模式,例如越做越長的惠方捲、各種全新變化的食材的新口味、以七為倍數的食材數量、甚至有僅保留外觀的類型,可謂是傳統的突破。
即使不飛日本,也可以簡單體驗一下日本的傳統節慶活動。
二月三日時,不妨準備個惠方捲,體驗一下佳節吧!
我們下次見(つ´ω`)つ。